Phone: 15308637119 Email: smgh-schg@126.com

细雨朦朦——寻访富道之道

2024-11-20 11:40:29 199 志愿者管理部

 深秋已过,寒风习习,11月10日上午乘着朦胧微雨,我们在胡老师的带领下,怀揣着忐忑和不安,来到了湖北省作家协会前副主席刘富道老人的家。尚未进门,刘老一声“快进来吧!”让我们倍感亲切。一进门,书房的檀香味儿扑鼻而来,满眼都是精美的字画,显示出主人极高的审美趣味和追求。

眼神深邃,幽默风趣

     刘老有一双无法描述的眼睛。这双眼睛,对任何出现在他面前的人和事物,一边观察、分析、归纳,一边又同时在判断、抽象、结论。在智慧光芒之外,他眼中也时时闪过狡黠的光。他曾说到过自己文中的一段话:“有名人说过,想写好对象,必须征服对象。”“这里面的名人就是我自己”,他大笑着对我们说。刘老的幽默风趣是自内而外的,是历经千帆归来的“少年感”,是苏东坡式的“乐天派”,是陶潜采菊东篱下的“满足感”。

 
 

功在笔前,独具慧眼

   “功在笔前”是告诉我们,在正式写作之前的素材准备上,我们是要下功夫的。只有获得了足够的素材,才能让我们的文章更饱满。对于如何收集到有效的素材,刘老师告诉我们要“独具慧眼”,他说道“我到受访者的住所,感觉入眼皆是素材。”刘老师激动地给我们讲解他在《人生的课题》这篇报告文学创作中,面对民警的事迹已经被写了很多的现实,刘老师在细微处找到了新的切口:一个装满浓茶的咖啡罐杯子、宿舍床的摆放、一盒高档香烟,这样一个个容易被忽略的小事,是需要我们用慧眼发现的故事。

另辟蹊径,由表及里

      在谈及如何在前人采访的基础上创出新意时,刘老运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当别人都选择从南坡攀上珠穆朗玛峰时,我便选择从北坡上去”。这一点,在他的采访中被用到了极致。采访时最重要的是素材,尤其是贴近采访对象的真实的素材,同时也要挖掘在功成名就背后的,他作为一名普通人的个性。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一步步引导采访对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刘老通过西北高原上道路尽头树木的编码揭示当地的环境问题,从与小孩儿的随意交谈中可以领略疆民的纯净质朴。他在采访时常常将这种日常生活中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呈现在观众面前,达到一种“不证自明”的效果,这也是我们在今后撰写各类人物传记时值得学习的重要一点。

     微雨初歇,光耀前路。返程的路上,我们内心充满感激,感谢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们学到刘老这么多年文学创作和新闻采访的经验。“富道”两字蕴含着刘老先生他多年实践当中所得的写作之道,他传授给我们的“锦囊妙计”让我们对未来的写作充满信心,回首再看来时路,微雨已止,辉光初洒。

武汉市世承宏广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14931号-1

选择样式

选择布局
选择颜色
选择背景
选择背景
0.158124s